多次教育,仍不改正。
嘉靖末年,新郑故都御史高捷,有子不才,屡戒不俊,因手刃之。
—— 明·沈德符《野获编·戮子》
犯错误的人,出岔子极少数坚持错误、屡教不改的以外,大多数是可以改正的。
—— 毛泽东《论十大关系》
作定语、谓语;指拒不改正